2011/06/24

 

打成績是我教書生涯中最不喜歡做的事。

 

因為我並不希望只是給學生一個數字,讓他們猜測自己為何得到這樣的成績,我很想告訴學生,你在這方面表現如何,我覺得你很棒或是可以如何改善。

 

偏偏現在是量化的時代,什麼都講數字,更重要的是,校方會要求老師嚴格評分,希望通識課程不要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營養學分」。

 

我的課都是專題課,不考試,打成績都是綜合評量。有些學生以為只要來上課、按時交作業,就穩穩拿到好成績,但這只是會確定可以pass,要拿好成績還得下更多的功夫。

 

我在第一堂課都會告訴學生:「投入」的多寡是我所看重的,清大的學生大多數是認真的,有不少學生在課堂認真上課、參與討論,寫作內容豐富、講座籌備投入,加上優秀的讀書報告,很容易表現突出。相對的,如果表現不夠積極,雖然可以及格,但成績就不會漂亮的。

 

另外,上課的態度也很重要。相對於認真聽課、有討論有共鳴(不一定非講話不可,眼神或一個微笑也可以)的同學,有些同學上課的態度就很難讓老師有好印象。我都會勸學生說:如果你選了這門課,請務必要全力以赴,如果你發現不喜歡(當然愈早發現,付出的時間成本愈小),就早點把機會讓給有興趣的人。

 

如果,你覺得老師給的分數跟你的認知有差距,高了,恭喜你,低了,我只能說遺憾,因為學校成績只要送出去就很難改了。學生如果在意自己的成績,不要等到看到成績再來問老師,那時根本無濟於事,最好是期中就先找老師談談,了解自己成績落點,看看有什麼可改進,期末再去問問老師,這樣就不會落差太大。

 

有一位學生讓我印象深刻,他一共修我兩學期課程。第一次他成績很差,勉強拿個及格分數,沒想到這位同學還來修我的課,第二次他有備而來,成績從C-變成A!我對這位學生舉起大姆指說:這才是好樣!

 

我也希望學生可以明白:成績多寡高低是一回事,它並不代表老師對你這個人的看法,它只是老師評量你在這門課的表現而已!因此不要拿分數來折磨自己,誇大自己的困境,人生還有很多面相可以努力的。

 

不用怕挫折,不要問老師為何不給你好成績,先問自己盡了心力沒有,如果有,你一定有收穫,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先要求自己盡心盡力,成績的事就交給老師吧。

 

據說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有副「天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的對聯提醒,送給跟我一樣在人世浮沈的孩子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媒體與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