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改變,家族與社區崩解,最常與孩子為伴的不是左鄰右舍或堂兄表姊,而是網路與電視。


大量暴露的電視和媒體訊息,品質低落,價值觀混淆。洪蘭教授曾在文章中感嘆,小學生竟然沒有同理心的嘲笑交不出營養午餐費的同學。許多家長和老師在網站上回應,電視上充滿了任意罵人的談話性節目,與嘲諷失敗者的綜藝節目。而我們的孩子,就在這樣的電視價值中被「養大」。多次調查也顯示:「電視與媒體的不良示範」是當代父母和教師施行品格教育最大的阻礙。


有兩個孩子的台大醫師高淑芬也呼應,現在的環境有太多「外力干擾」,包括媒體、網路、同儕團體等,父母失去以前完全獨大、可以掌控的局面。「以前的父母只要顧三餐就好,現在十八般武藝都要會。」高淑芬說。


光是數算現代小孩會使用的科技,就讓父母頭疼:ipod、手機、電腦遊戲,網路交友……,孩子駕馭新科技的能力遠勝於父母。也因此,《時代》雜誌報導歸結,科技對父母與教師權威的削弱「貢獻良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可以有這麼多通道,接觸這麼多資訊,同時擁有傳遞分享的能力,與扭曲資訊的能力……,當十四歲的孩子能扭曲股市,十九歲的孩子能威脅音樂產業,這代表我們面對了一個巨大的、權力轉移的世代。」


面對如此激烈的環境變化,這一世代的父母,卻多數在還未裝備齊全,或甚至是還沒有警覺的狀況下,就上了「戰場」,如同拿著木棍打一場核子戰爭。
(摘自親子天下八月刊「管教的危機」全文詳見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1464&p=1&fp=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媒體與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