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媒體與社會課程的第一堂課,在介紹課程大綱之前,我想先跟各位講一個故事,有位國中畢業的孩子因家境窮困,17歲離開屏東到台北當學徒,身高160初頭的他要站在沙拉油桶上面把烤盤送到烤箱,往往不小心就燙傷手臂,這個被人叫「細漢仔」什麼都做,最後他熬出頭,41歲得到世界盃麵包冠軍。

 

我想這個人大家都猜得到是誰,他是吳寶春,他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他了解到一個成功的麵包師傅,除了要有純熟的技藝外,還應該有學識。秉持「不會就學,不懂就問」的原則,一本上千元的日文烘焙書,儘管看不懂,仍大膽買下,為了看懂日文,他還去上日語補習班,即使在繁重的烘焙工作之餘,依然勉力學日文。他後來不但能讀懂日文書,還遠赴日本取經,拜師學藝。

 

「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各位,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但做到的有多少?我們這些會讀書考試的,通常是書讀得多,但做得少,因為從國中開始就拼讀書嘛,還有,就是學會埋怨,因為它最省事。如果我們是吳寶春,大可以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父親在他十二歲那年過世,母親供養不起他們念書,上學他也沒興趣,就像前陣子的一位要犯說是「學校老師害了他」,真的嗎?

 

與其埋怨,不如去改變,從改變自己開始。這學期有一本選書《不設限人生》,作者尼克(Nick,或翻譯力克)是一位天生沒手沒腳的澳洲人,他的出生帶給母親極大的痛苦,他飽受周遭孩子的嘲笑,十歲那年曾嘗試過自殺,可是他後來念頭一轉,原諒他們,也解放自己,他嘗試各種正常人會做的或不敢做的,到世界各地去激勵別人,最後他說:我那好得不像話的人生!

 

改變帶來最大的益處是自己,讀書不是為成績不是為別人,是為自己。我每學期末都會做個問卷,結果發現很多學生會寫:「希望我以後多問一點。」為什麼不在現在多問一點?我真的覺得可惜。

 

我期許各位在這門課裡,從此時此刻,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

 

接下來介紹課程大綱,介紹之後請大家填寫問卷,並找到我們的幹部群。最後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考試沒教的事〉,因為我們這門課沒有考試,因此我們必須學這些事(笑)。今天的功課是,請大家在本周內尋找一則跟媒體有關的新聞,下周五一起跟大夥分享(朗讀或從網路上閱讀)。

 

牽手http://www.youtube.com/watch?v=XQG8SoUhQ0I

課程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ms_nth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媒體與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