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歐北來X馬詠恩 講座記錄

演講人:歐北來團隊和馬詠恩
日期:2013年05月30日
時間:09:30 a.m. - 12:00 p.m.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館307教室
記錄:陳映妤、謝雅竹
攝影:蔡恩心
海報:楊承樺



  「來到新竹,感覺就像回家一樣親切……。」
  歐北來團隊和創作歌手馬詠恩首用一曲〈好久不見〉來問候大家。
詠恩隨後又用醇厚的嗓音唱出布農族歌謠〈月光下〉與〈愛人如己〉,為這場講座分享會祈福,給與會的眾人獻上祝福。
  歐北來認為媒體是傳遞資訊的工具,它和個人與整個社會都息息相關,它的影響力則取決於議題的選擇。然而,人們雖然可以透過媒體接收多元的訊息,但眼見不一定為憑,如何知道真相?就是自己親自走一趟。
  歐北來的夥伴是在一個環島甄選大賽中認識的,他們笑著說:「我們這群夥伴都是沒有得獎的人,哈哈」,但這種特別的相識,讓他們在比賽後找一天出來相聚,歐北來就這樣蹦出來了──誰說單看一次比賽的成敗,就能決定你做事的成功與否,他們一點也不把這次失敗看在眼裡,他們認為每一次都是認識新朋友新夥伴的機會。
  歐北來團隊的成員們都懷抱著環遊世界的夢想,但他們發現在踏上旅途之前,如果不夠認識台灣,要怎麼把自己的故鄉介紹給外國人認識?所以,歐北來決定在環遊世界之前必先環島。歐北來團隊標誌的發想,就是以18個「人」組成,以人為出發點,去發掘台灣各個角落的故事。

歐北來的核心理念:
1.    人跟人的聯結  每一件事都脫離不了人
2.    自身專業的反饋
3.    傳遞美好的事物

  歐北來也想告訴清華大學的學生:現在許多企業看重的並不是你擁有多高的學歷,而是你曾經做過哪些事,做得如何?有什麼收穫?最重要的是你在這些努力的過程中,累積了什麼樣的能量與實力。



故事分享(一):成為別人生命裡的那道光

  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都可以成為傳遞訊息的媒介,也都有機會成為其他人的人生導師──成為別人生命裡的那道光。
  廖誌汶出身農家子弟,有感於從小生長的農村環境正在漸漸地消逝,但政府的政策並無法有效解決農村人口大量流失的問題,於是他決定展開「稻田裡的餐桌計畫」,把都市的人們從新帶回到農村裡,讓陪伴形成一種無聲的力量。
  花蓮縣玉里鎮有一間「Our老房子咖啡屋」,老闆沈家銘原本也是離鄉背井在台北工作,但他同樣意識到家鄉人口外移的問題,於是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回到故鄉。經營咖啡店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為玉里帶來一個平台,把人潮吸引過來,創造更多在地發展的可能性。
  有一次,歐北來團隊在環島旅行的途中,在嘉義火車站遇到一位乞討的老奶奶,每個人都動了惻隱之心,但隨後他們發現這位乞討的老婦極有可能是被某個集團所控制,他們剛才所給的零錢,是不是就變成助長那個集團繼續操控老奶奶的誘因呢?
  旅途中的這三個故事讓歐北來團隊反思:「與其期待環境給予,不如透過雙手創造」。另外,當我們在給予別人幫助時,也要更全面地去思考,「讓給予的溫度,不至於灼傷」。
  在詠恩帶來的〈就是那個光〉輕快的樂聲中,共同去思考「如何成為他們生命裡的那道光」。



故事分享(二):走出框架思考

  皮雕師Kulo即便失去右手手掌,依然能創作出許多精緻的皮雕藝術作品,也能自理三餐,甚至還會打非洲鼓!歐北來從Kulo的身上學到,在真正了解一個人之前,不要先對他/她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因為他/她其實可能過得比你更好,擁有的比你更多。
  花蓮「家咖哩」的經營者Rush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青年,Rush大學畢業後原本計畫前往英國深造,但在澳洲自助旅行半年的經驗改變了他的價值觀,最後他決定放棄英國研究所的入學資格。為此常有人替他感到可惜,但他巧妙地反問:「我用十萬塊買回我的人生,我覺得很划算,而你要用多少錢才能買回你的人生?」人生就是一場賭注,不如放膽嘗試更多不同的事物,去走一條無法預知的道路。
  花蓮縣長濱鄉的國小因為地處偏鄉、資源相對匱乏,不時會收到來自各企業的捐贈。雖然企業贈與當地學童各種禮物,卻也削弱了孩子往山裡跑的動機;提供學童免費的麥當勞早餐,不僅沒有顧慮到學童的飲食均衡營養,更剝奪了孩童與家人共享早餐的親密時間──用這種方式給予的援助真的是幫助嗎?當地居民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麼?其實「被需要的愛,才是愛」。
  藉著〈重新來過〉這首歌,重新思索人生的目標、價值與意義。


自己的故鄉,自己愛

  歐北來團隊踏遍台灣的各個角落,旅途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團員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識愈多,他們對故鄉的愛就愈深。
  來自黎巴嫩的Tony A Tannous,到過美國、澳洲、紐西蘭,在菲律賓念碩士,也去亞洲的許多國家旅行過,最後卻選擇定居台灣。他眼中的台灣多麼美麗、台灣人多麼友善,讓他愛這個小島愛到自願放棄原本的國籍,只為成為一個「真正的台灣人」。
  澎湖的將軍澳島上唯一的民宿老闆阿弘,咬著牙返鄉創業,他知道他的家鄉多麼美麗,而他要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件事,讓更多人跟他一起愛上他的故鄉!
  創作歌手馬詠恩出身布農族,部落給了他成長過程所需的一切資源,長大後,他決定要「用最舒服的方式,成為開啟他人的鑰匙」,透過音樂傳達布農族的文化、也唱出他對族群的熱愛。
  這也讓歐北來反思:土生土長的我們有那位黎巴嫩大叔這麼愛這片孕育我們的土地嗎?對於從小生長的故鄉,取之於斯、用之於斯,我們又對自己的故鄉做出什麼實際貢獻了嗎?
  詠恩跟大家分享他在部落成長、走古道尋根的點點滴滴,並送上兩首歌:一首是以他跟祖父一起上山打獵的珍貴記憶作為創作契機的歌曲〈腳印〉,另一首是對他而言別具意義的布農族歌謠〈Kulumaha 回家吧!〉。
  歐北來的阿達和詠恩一起描述他們在花蓮縣的馬遠部落所做的許多事情,一方面學習部落的生活智慧,一方面用他們的力量幫助部落的發展。
  歐北來在旅途中遇到的每個人、聽見的每個故事,都成為他們人生的養份,也讓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愛故鄉、愛台灣。
  最後,阿達和詠恩帶來他們共同創作的歌曲:〈你怎麼還在這裡〉
  透過歌曲再次傳達歐北來團隊不僅懷抱理想更勇敢追夢的行動派精神。



出去,是為了再回來

  歐北來團隊走遍台灣的大街小巷,不管目標多遠,他們相信,只要真正踏出去,堅持繼續往前走,就能迎來美夢成真的一天。每一次出走,都更加凝聚他們的能量;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使台灣更美好的力量。



Q&A

  Q:有什麼話想要對正在追逐夢想的大學生說?
  A:不管多遠的路,只要慢慢走,一定可以走到。

  Q:父母對歐北來的態度?
  A:亦琳:其實父母的阻擋都源於對子女的擔心,我會拉著他們一起參與,當他們了解我的理念,就會接受並且支持我。
  阿達:投入歐北來計畫之後,我終於真正做了一些事情,讓我的父母不用再為我擔心。

  Q:對於不從事本科系相關工作的決心?
  A:其實歐北來團隊裡的大家也不見得就完全脫離了本科系所學,而是每個人都負責最擅長的領域,可能不見得是大學的主修科系,但依然發揮各人的專長,才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團隊。

  Q:歐北來計畫會讓你/妳餓死嗎?
  A:我們會透過寫企劃、參加競賽等各種管道籌措歐北來的資金,只要做好時間的分配和完善的事前規畫,就能兼顧現實與夢想。

 歐北來環遊世界‧讓世界認識台灣!

  

  
  巴西時間2015/08/31 中午12:00
  里約熱內盧,中央火車站──當天的酒錢,阿達全包了!

  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Jq146lpPMjA&feature=youtu.be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歐北來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bltaiw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媒體與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