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偉給清華的一堂課
文/陳千惠
台灣廣告教父孫大偉今天(11/7/2010)過世,曾經請他來演講、聽過他演講的我,雖然早知有這麼一天,但還是不免感到惋惜!
三年前,我因為一位朋友提到她跟孫先生是同學,就請她跟孫先生邀請來跟清華大學「媒體與社會」的學生演講,孫大偉答應了。孫先生自己從台北開車到新竹來的當天,他不要任何人去接他,自己就跑到教育館,我在門口遇到他時,他手上拿著學校工友剛砍下來的松枝,很開心的說「好看」。
孫先生演講時,我才知道他的身體並不好,他聲音很小,先跟大家致歉他沒有辦法很大聲講話,然後讀著他寫的一篇文章。聽著聽著,我好生感動,他大可以身體不佳為由,拒絕到清大來演講,但他只因為大學同學的請求,就跑來了,他不過問演講費,不麻煩任何人。
演講名稱是「孫大偉跟你談廣告」,他先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道出他第一次體認到「廣告」的存在和本質:即是不斷的說服和銷售。他談廣告的創意、特性跟他自己的作品,最後開放讓學生發問,而這些內容幸好我有要求學生做紀錄、攝影,全都保留下來。現在重看一遍,對照當今現況,還是覺得孫先生講得有道理。
學生問他:「廣告在媒體扮演什麼角色?」他說;「最好的廣告是廣告新聞化,而現在是新聞廣告化的時代,現代人自己要有防火牆和基本素養,懂得過濾掉一些不好的資訊,「道德」應該是要用來要求自己,不該箝制別人。」
學生問他:「製作這麼多廣告,有最滿意的作品嗎?」他說:「只要你還一直在製作廣告,通常最滿意的作品就是還沒有出現,或者應該說做完和做好是兩回事,做好是沒有止境,我們應該要不斷挑戰自己。」
學生問他:「製作廣告和自己的道德違背時,怎麼辦?」他說:「奧美廣告第一條家規就是『不想給家人看的廣告,不要做』,當還是小員工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的個性或堅持,公司裡分很多team,有些人不做菸酒廣告沒關係,就給別組做;但當你成為主管後,你不能堅持,底下那麼多人,都要吃飯的,也因為價值觀的不同,離開了奧美,自己開了個小公司,包袱比較不大,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和選擇。」
學生問他:「創意有枯竭的時候嗎?」他說:「只要人有知覺,就會有活水,創意會枯竭是因為你沒有了意願,情感疲累。」
學生問他:「製作廣告遇到瓶頸時怎麼辦?」他說:「以前是釣魚、開車、徹底放空。成見和習慣會讓你看不見創意,你必須一鬆一緊,調整自己的狀態,然後不斷問為什麼,對周遭所有人事物保持好奇心、想像力,一定要永保童稚之心,不然你就會疲掉,失去活力和創意。」
學生問他:「您人生的基本價值為何?」他說:「就是家人、道義和朋友,且必須秉持外圓內方的道理,『方』即是核心價值,道義,它永遠不能突出在『圓』之外。」
學生問他:「怎麼兼顧工作和家庭?」他說:「其實我的生活、娛樂和工作都是混在一起的,我在執行提案的時候,同時也在體驗生活。有一次為了一個三周年的祝賀稿,從台北南下清境,再到鵝鑾鼻,就是要拍一張新鮮牛屎上插三根蠟燭的照片,文案早就寫好,拍了照馬上送出去,儘管通宵開車只為了一張照片,但我卻樂此不疲。當工作和家庭相衝突的時候,你要重新省視自己,為何而戰?對自己、家人、朋友無害的再去做,不要違背核心價值。在大手術前寫了兩次遺書,突然發現曾經珍愛的玩具、物品都不在遺囑裡面,那些有形的東西是你帶不走的,唯有更及時地去珍惜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他告訴大家:「人生壓力是必要的,要謹守紀律,才有自由,對創意和這塊土地的情感,都是從生活中培養、產生的。」
雖然跟孫先生僅交會短短的二個小時,但他的風範卻讓我好生難忘。孫先生,感謝您曾經撥出寶貴的時間,讓清大的學生受益良多,您好走!
演講全紀錄在「媒體、社會、寫作」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ms_nthu/article?mid=308&prev=403&next=262&l=f&fid=48
(本文刊登於11/8/2010聯合報民意論壇)